8月15日民间配资炒股,“造化为我——赖少其与现代山水画创作研究展”在广州艺术博物院(广州美术馆)正式开展。
今年恰逢赖少其诞辰110周年。此次展览精选131件(实物166件)作品,涵盖从明末清初到当代53位艺术家的创作,无论是规模还是内容,都是近年来赖少其研究领域的一次重磅呈现。
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上,赖少其是国画家、版画家,也是诗人、篆刻家、话剧创作者,他“左手握刀、右手执笔”,从木刻先锋到山水宗师,堪称一位全能的“六边形战士”。
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是赖少其艺术生涯的起点。19岁那一年,他参加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。鲁迅评价他为“最有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”。抗战期间,赖少其创作的彩色套版木刻《抗战门神》家喻户晓,成为抗日宣传一把有力的匕首投枪。
早年的革命经历给了赖少其强大的意志力,他的创作从未脱离传统文脉的滋养。“金陵八家”之首龚贤,“四僧”中的石涛,“扬州八怪”中的金农,新安画派开创者渐江、程邃、梅清等都成为他师法的对象。赖少其复刻的程邃《溪山无尽图》,就被画家谢稚柳称赞达到“几可乱真”的地步。
赖少其 《海港灯光》
与黄宾虹的深厚交往,更成为赖少其艺术变法的“催化剂”。赖少其主动向黄宾虹请教,为他整理作品、策划展览。“师古人兼师造化”是黄宾虹的名言,赖少其也说:“我师造化,造化为我。”效法黄宾虹“将黄山搬上宣纸”更成为赖少其毕生的夙愿。
调任安徽期间,黄山成了赖少其的“大画院”。他常常进山写生创作,足迹遍布黄山的每一处胜景。他的作品敢于突破,将写生观察和传统笔墨融会贯通,以全景角度表现黄山气韵。他也因而成为“新黄山画派”的领军人。
赖少其《黄山之雾》
赖少其一生创作数百幅黄山题材作品。黄宾虹的“衰年变法”也深深影响着赖少其的轨迹。1986年赖少其回广州定居,拉开了“丙寅变法”的序幕。从“丙寅变法”开始,赖少其笔下的每一幅作品,都堪称一场艺术历险,充满了实验性。笔下的黄山源于自然、又超脱自然,与其说是在画眼前的风景,不如说是画心中的意境。
“老夫归故里,日日梦黄山。梦中写来苦,笔笔汗湿衫。”赖少其的艺术生涯也堪称一名“战士”。他晚年不幸罹患帕金森综合征。病痛让身体逐渐麻痹,但他从未放下画笔。
赖少其《黄山之春》
病榻上,赖少其顽强地用还能活动的右手作画,抽象的线条、混沌的墨彩里充满着生命的力量。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勤奋和意志力,完成了一场超越生命极限的挑战。这些作品已经不再是纸上的笔墨、而是生命的剪影,依旧生气盎然、绵延不息。
赖少其《二色百合花》
除赖少其作品外,本次展览还请来程邃、龚贤、梅清等古代山水大师,以及黄宾虹、黄君璧、张大千、高剑父等现当代山水名家作品,如同一幅跨越三百年的山水演进长卷,全面呈现赖少其这位横跨中西、融古开今的艺术巨匠的山水之路。展期将持续至11月16日。
采写/出镜:南方+记者 杨逸
摄像:南方+记者 仇敏业
剪辑:实习生 曾锐琪
通讯员 阮超怡民间配资炒股
涌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